2017年泰州市树立“大体育、大服务、大健康”的工作理念,以“康泰之州、运动之城”打造为目标,以体育事业改革创新为主线,以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备战19届省运会为重点,科学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项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体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推动市政府印发《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泰州市全民健身(2016—2020年)》,明确全市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二是制定《泰州市新建居住区配建体育设施规划管理办法》《泰州市体育全民健身器材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保障全民健身工作有序发展。三是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迈上更高水平,农村“20分钟体育健身圈”基本完成,我市8960个自然村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所属市(区)全部创成首批省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四是起草《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列入明年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通过科学规划,目标引领,强化区域协调和创新发展,有效推进各项体育工作上台阶。
(二)坚持惠民导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
一是提升“两个健身圈”服务功能。从拓展体育设施渠道,完善体育场地要素,维护更新设施等三个方面入手提升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和农村“20分钟体育健身圈”功能建设。先后为25个乡镇(街道)建成多功能运动场,建设标准为面积2000平米以上;更新主城区室外健身设施50套;兴建健身步道48.4公里,选址建设3个笼式足球和1个拆装式游泳池,逐步提升公共体育设施档次,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二是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认真筹划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节,编印《健身节系列活动指南》,全年市及各市(区)各类健身活动达268项。参加江苏省“喜迎十九大、幸福舞起来”广场舞总决赛,泰州大妈斩获五项大奖,在参加省局《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我市参赛代表队荣获二等奖,集中展示了我市全民健身风采;天德湖健身步道入选2017年江苏最美跑步线路,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更加靓丽。三是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水平。选拔125名参加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举办广场舞排舞、气功项目等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共6期850人参加;全年共测试各类人群12048人,建立健身档案9000多份,通过“泰体惠”健康平台数据库微信扫码,实现处方无纸化和实时查阅体质状况;加大全民健身推广宣传力度,与机关工委、卫计委等部门联合举办“健身大讲堂”系列活动4次,利用“泰州e体育”、“泰州职工之家”等宣传平台进行科学健身知识宣传40多次,广泛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运动是良医”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三)坚持全面备战,竞技综合实力得到提高
以省运会备战为主线,以完善运动项目为己任,全面锤炼竞技运动能力。一是成功创建2017-2020奥运周期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在创建中突出教练员“四会五能”培养,先后邀请专家开展8场专题讲座,分析备战形势,确定目标重点,强化规范管理,优化了教练员队伍知识结构和带队备战能力。二是大胆尝试多元化办队模式。通过协会(俱乐部)、企业、学校等各类社会主体联合办队,先后与兴化华晟篮球学校合作组建篮球队、与姜堰华侨城合作组建高尔夫球队、与姜堰新世纪文武学校签订合作协议,联合组建武术(套路)队等,运动队由原来的13个增加到22个,而且高尔夫球队和武术套路队实现了年内组队金牌零的突破。三是以优势项目为引领,打造竞技体育发展高地。在完成注册运动员1050人骨龄拍摄基础上,各参赛运动队围绕技战术运用、心理抗压训练等,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和比赛方案,在今年的省锦标赛上,我市获得了53.5金牌(同比2015年7块,2016年33块);组织体校柔道队赴日本福冈参加了第十五届福冈国际中学生柔道大会,在11支外国参赛队中仅有中国女队进入了前8,获得第7名的好成绩。四是开展各类青少年体育竞赛和交流培训活动。先后承办江苏省女子乙组足球锦标赛、青少年校园笼式足球联赛(苏中赛区),成功举办中甲俱乐部精英梯队联赛、江苏省青少年游泳冠军赛、“市长杯”校园足球、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以及中德足球冬令营等系列活动,近万名青少年在活动中激扬青春、放飞梦想。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26名泰州籍运动员代表江苏省参加7个项目的决赛,获得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4枚,其中由市体育学校培养输送的柔道选手吴志强勇夺男子66公斤级冠军,朱敏、钱嘉睿夺得女子佩剑团体冠军,助力江苏省竞技体育位列全国第一方阵,为泰州赢得荣誉。
(四)坚持政策导向,体育产业发展更具活力
一是成功举办体育融入“一带一路”高层论坛,为推动社会化举办重大体育活动,实现体育转型、融合发展拓展了路径、集聚了力量。二是优化体育产业政策。参照省体育局对《泰州市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完善产业扶持激励政策,扩大体育产业资金引导覆盖面和市场效应。三是积极申报引导资金。经评审考察,年度申报12个项目,其中4个项目获省体育产业专项资金210万元资助;完成全市大型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申报,在全市原有三个丙类场馆一个丁类场馆的基础上,新增一个乙类馆和一个丁类馆,获中央补助80万元、省级补助170万元。四是夯实产业基础工作,共有近470家企业资料已录入体育产业名录库,初步完成全市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四是强化体育事业“生命线”。全市体育彩票销售9.86亿元,销售总量位列全省第8位;增幅18.38 %,增幅位列全省第4位;市场份额57.89 %,较去年同期增长1.8 %,筹集的彩票公益金有力地保障了体育事业持续发展。五是加强体育职业技能人才培养鉴定。先后组遴选160多人分别参加游泳教员、救生员、健身教练的培训鉴定,有效扩大专业人才队伍。五是积极做好场馆运营安全管理。以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为导向,先后铺设羽毛球馆地胶,更换健身馆器材,组织培训羽毛球1600人,游泳200人。同时寓创收于服务中,全年承接75项各类赛事、会展和体育活动,经营性收入20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六是打造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基地。溱潼会船节荣获江苏省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称号;江苏皇仕堡健身管理有限公司荣获2017年江苏省十佳体育健身俱乐部称号;泰州远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江苏省十佳体育用品龙头企业;靖江体育中心评为2017江苏省十佳最具活力体育场馆;泰州凤城河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水上运动项目基地被评为江苏省特色运动项目基地。同时推荐皇仕堡健身管理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培育兴化荻垛镇特色产业园区,姜堰溱潼镇体育健康特色小镇。
(五)坚持重点攻坚,体育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一是创新采用PPP模式建设市体育公园,这是泰州第一个实质意义的PPP项目,也是省财政厅试点项目。经过前期大量工作,于 2017年12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的市体育公园,是泰州城市的地标建筑,其双核主体、一轴一带一环、七大功能园区的整体布局,不仅满足举办综合性赛事和大型文体活动,而且将构建集聚人才、聚力发展的产业集聚区,聚焦为民便民、惠民的城市共享综合体。二是加快市体校迁建工作。经过调研论证,市政府明确体育学校迁建原泰州学院春晖校区,同时利用该校区范围内多余土地同步建设泰州市全民健身中心。现正组织对学校进行勘察,开展项目立项、规划方案设计招标以及PPP前期对接工作,力争在明年完成所有前期工作。三是加强配套基建工程建设。已完成市体校赛艇队训练基地的二期工程,金牛湖赛艇基地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柔道学校新训练馆建设工作也已顺利启动,将有效促进运动项目发展,完善竞技人才培养保障基础。